“中国现在劳动力市场的巨大问题在哪里?并不是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配置的不均衡,那我将来就要解决均衡的问题。要有一个真正能对社会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创造价值的解决方案。我想做的是将来能帮大多数人解决找工作的一个网站,这个网站上找工作不需要你一个个去搜索,而是根据你的意愿和能力主动匹配出适合你的工作来。”
辞掉高职位想创业
王新宇
初入社会找工作,相信不少人都会上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大街网等。面对无数职位,制作不同的简历,然后开始海投简历。甚至不少求职者为了不让自己的简历淹没在这些海投中,为了让HR在打开邮箱时可以尽早看到自己的简历,多少人曾夜半起来重复投简历。
现在,网络招聘已成为求职者的首选渠道。这种强大的市场需求,对于招聘网站来说应该是潜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但如今中华英才网却在巨亏、智联招聘在努力早日脱贫。而求职者们为了在海投中中标也是绞尽脑汁,这中间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大街网、举贤网试图融入社交元素来解决求职问题,百伯网试图整合资源来改变传统商业模式,但有个互联网门外汉觉得他们的做法也不能解决招聘中的问题。
他曾是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人力资源副总,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浙江大学经管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等多家商学院,总裁班特约讲师,也是中央电视台《商务时间》、宁夏卫视《中国职场好榜样》等职场节目的特邀人力资源专家、点评嘉宾——王新宇。
2009年2月,在很多人不解的议论中,他却果断辞掉了让人羡慕的央企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常务副总、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工作,但这并没有让他的工作变得轻松起来。反而他要更多的去讲课、做培训,因为他辞掉一份工作的同时又开始了创业,新公司需要靠他来养活——职引招聘网(以下简称“职引网”)。
王新宇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十余年,在行业里颇有成就。然而这并不是他的人生理想。“我的人生理想是做一点有社会价值的事情。”说到这里时,他笑了笑,继续说道:“在国有企业,平台很大,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改变的。人要趁着年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做什么呢?”
王新宇注意到一个问题,大企业在招聘时会收到大量的简历,但是其中无效简历非常多,企业会花费大量劳动力去进行筛选。而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大型招聘网站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且,这些网站本身的运营模式,恰恰也是这种结果的推动者。他们给求职者的重要建议就是:多投简历。而对于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又收不到像样的简历。
王新宇想,能不能做件事来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多番思考后他想到的是两个字“匹配”。
这个匹配对于大企业和小企业来说,体现的价值是不一样的。他的经验告诉他,大企业招人不难,难的是从海量信息中选出合适的人;而中小企业收到的简历比较少,这并不完全是企业本身吸引力的问题,。而是在现有的招聘网站的商业模式下,中小企业不可能花费大量的广告让自己的职位出现在显眼的位置,因此,找工作的人不知道这个企业的存在,或者不知道它的职位适合自己。
王新宇希望把招聘方和求职者的诉求都用数据的方式标准化,由职引网去完成求职双方的匹配再交给双方。他认为,做这样一个数据匹配的背后,需要你对人和职位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而这恰恰是他的多年经验所积累的强项。
互联网门外汉如何变身做内行
王新宇试图利用自己十余年老本行的优势,做一个对用户和客户都有价值的招聘网站。
但是,事情总是不会尽如人意。王新宇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不懂互联网,却要来做一个与互联网紧密相关的创业项目。这让他辞职创业后的创业道路变得并不顺利。
当时他以为技术上不会很复杂,但恰恰就是在技术这方面他花了两年多半的时间才找到合适的人选。2011年9月,网站建设开始走上正轨。
用他自己的话说,想做互联网的创业,却没有做过互联网产品设计,很多东西都要摸索着一点点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想做与互联网有关的创业,却对互联网的理解都还没到位,连用户和客户的概念都没能深刻的理解。虽然他有很丰富的人生阅历经验,但是对于互联网这个行业他还需要恶补。原本应该找一些行内人来帮助自己创业的,但是现在这个团队里有互联网公司工作经验的人很少。
他何尝不想找一些懂互联网门道的人来进来。但他很清楚,现在互联网领域很热,要想在创业阶段找一些比较资深的人过来,代价是非常巨大的。在创业初期,他支付不起这个成本。其次,他还有考虑,他所做的既是一个互联网产品也是一个传统产品。很多互联网领域的人士不一定有兴趣,特别是这一切都还没有成型的时候,纸上谈兵是无法打动别人的。
虽然网站建设从11年9月才算进入轨道,但之前的过程于他而言,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培训师,他给很多互联网公司上课,在上课时,他也跟这些业内的学员讨教关于互联网建设、运营和管理的经验。如今,对于互联网运营的规律,他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公司也从创业时的光杆司令一个,发展到现在将近40人,并且以每个月增加数人的速度在增长。
在开始创业的前两年半里,王新宇并没有将工作仅仅停留在网站的摸索上,而是借助培训的契机,去深入了解潜在客户的需求,建立于潜在客户的关系,为后面的销售业务做好准备。
一年365天里有将近一半的时间他都奔走在全国各地的讲台上,进行人力资源方面,特别是招聘面试方面的讲课、培训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从各种企业了解到的客户需求,一方面完善职引网的内容设计、调整网站的发展方向、建立清晰的盈利模式,突破现有招聘网站存在的同质化严重、虚假信息等等问题;另一方面,王新宇认为,“在各企业讲面试课,这么多年积累下来还有一个好处是,我在推自己的网站的时候,效率就比较高。因为别人会认为我做的东西是专业、可信的,同时可以他也借机积累很多客户资源和人脉。我给你上过课,你觉得我靠谱,你就可以先试试。如果都不认识,人家连这试用的机会都不给”。
但现在,随着团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客户数量的快速增加,他觉得是时候做些改变了。“在每个阶段,对待团队的态度上是不一样。我们已经过了初期阶段,现在可能在培养团队上会增加一些权重,当时在这方面还是略微有点忽略,当时如果做一些调整可能会走的更好。就是你其实可以用两年的时间完成过去可能要两年半或者三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当然这些都只是回过头来看才能体会到的。”
告别海投简历?
“中国现在劳动力市场的巨大问题在哪里?并不是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配置的不均衡,那我将来就要解决均衡的问题。要有一个真正能对社会人力资源有效配置提供解决方案的网站。我想做的是将来能帮大多数人解决找工作的一个网站,这个网站上找工作不需要你一个个去搜索。”
究竟,王新宇口中的这个网站和高精度匹配是怎么一回事?是海市蜃楼还是潜藏商机?
目前职引网的用户定位在相对低端的求职者群,他很清楚工作八年十年的人,很多都已经进入猎头的视野,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通常是不会去招聘网站填这些信息的,显得太掉价。
现在传统网络招聘都是很在意网站的PV数量,但在采访中得知,王新宇不仅不在意PV,还希望他的用户在填完简历后没事就别来网站上投简历、搜职位,这样只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致使垃圾信息产生。
记者了解到,他口中的匹配就是,求职者只需要按照要求将简历填写好发布出去,无论你人在哪里、无论工作是在哪个地方,只要符合候选人简历中的意愿和个人情况,职位就会自动跟你匹配出来,发送到候选人你的手机上和邮箱里。对企业来讲,不管你想要的候选人在哪里,只要意愿和能力适合的,就会匹配出来。这一定是将来互联网会走的一个模式。在海量信息年代,信息越多其实效率越低,所以我们提供给无论是用户还是客户都是:最短时间内获取他们最想要的信息。
三大招聘网站或者大街网等也有这方面的匹配,但王新宇觉得那些匹配结果过于粗糙,原因在于职引网上所填写的数据多达几十项,数据的标化程度远远高于目前的各种招聘网站,从而大大提高了匹配的准确性。
无论求职成功或失败,亦或是发布简历几个月以后,当网站有新的职位发布时,网站仍然会继续匹配并向你推荐符合你意愿的职位供你参考。当然求职者也可以关闭这个功能。
王新宇觉得通过这样不断的匹配和推荐,用户可以根据这个匹配度知道自己在市场上的抢手程度、受欢迎程度,肯定自己的价值。反之如果用户半年内连一份职位都没匹配出来,就要反思自己求职的方向和意愿是否合理。有了海量数据的积累,职引网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就业咨询指导方面的培训或者咨询服务。
在他看来,目前的招聘网站,其本质都是平台型网站,不管用户还是客户,都是到这个平台上自己寻找想要的东西(职位或人)。而职引网是一个功能型网站,用户和客户只要把信息放上去,系统就会自动匹配出最满足用户或客户需求的结果。
挖掘SNS的商业价值先工作后社交
国外LinkedIn社交招聘网站走红,国内模仿者也不在少数,如大街网、举贤网等。
此时,王新宇的职引网是否也会随大流,考虑融入社交元素?
“现在SNS还没有挖掘出明显的商业价值,目前SNS网站还是靠广告赚钱,但这并没有给用户和客户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看来,王新宇并不看好目前这些社交招聘网站的模式,但是也不否认社交元素能为招聘带来一定的商业价值。
在王新宇眼里,三大招聘网站没有真正建立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他们对人的描述是一种文字描述,而职引网采取的是字段化、结构化的描述,所以经过一段时期的用户和客户积累以后,再来做数据方面的挖掘就会变得容易。
在采访中,王新宇始终强调在高精度匹配背后的强大数据,从这些数据中能分析出很多人的信息,并值得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
他又会如何来挖掘社交元素在招聘中的商业价值?现在社交招聘网站都强调在社交中找工作,但王新宇却偏偏要在解决了工作以后的基础上再去考虑解决SNS问题。
他谈到,自己以后做的SNS会跟别人的不一样,会跟工作结合的更加紧密——基于人的工作和职业去做的一种互动。他觉得围绕着工作和职业的互动,更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欲望和方式。但是短期内,他不会去做SNS。当务之急是先建立人的数据关系,然后再去挖掘其中的内在关系。
三大网站存在的问题,就是他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最大限度的解决求职问题,还要解决的就是网站本身的生存问题——突破盈利模式单一、同质化严重。从职引网的发展思路来看,确实很让人心动。
或许,应该给他一些时间来证明,他也给了自己一个“两年”和一个“一生”的期限。
他说,再给他两年时间,职引网起来了,他们(传统招聘网站)一定会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
他说,将来建立一个诚信的网站,他准备把它做成自己一生的事业。
王新宇个人背景介绍: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
职引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EO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美国管理技术大学(UMT)项目管理硕士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级讲师/清华大学总裁班特约讲师
中央电视台商务时间特邀人力资源专家/点评嘉宾
原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人力资源副总/培训中心主任/高级培训师
原中外企人力资源协会(HRA)理事兼招聘委员会主任
原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专家委员会委员
大学生就业指导专家
相关报道: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