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娱乐 > 游戏业界 > 评论 > 正文

网络暴力不断侵袭青少年灵魂游戏背后的恶梦
2013-09-26 15:15  people.com.cn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网络游戏,本是一种娱乐活动。近年来,随着含有大量暴力、情色等元素的网络游戏不断侵袭,不少青少年沉迷于厮杀血拼的虚拟世界,混淆了现实和网络的界线,颠倒了是非黑白。网络暴力游戏,目前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之一,亟需引起人们重视。

19岁的乐清人小锡(化名),在离今年高考不到一个月时,却干出了一件令他人无法想象的事:

他在乐成街道一小区内抢劫,40分钟后被民警抓获。走进看守所的那一刻,小锡泪流满面,守在外面的父母更是哭天抢地。

这一切,得从网络游戏说起。

一声叹息:高考之前入歧途

从小学起,小锡的读书成绩一直很一般,但篮球打得很好。2010年,他以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被乐清市区一所高中录取。在校期间,每月家里都会给他四五百元生活费。起初,他生活节俭,平时不怎么开销,足够自用。但好景不长,他迷上了网络游戏,从开始的偶尔光顾,到后来的天天泡吧,到最后的周末通宵作战,沉浸在网游的打打杀杀中无法自拔。他很快就遭遇“经济危机”,只能向同学借钱“透支”,等收到下个月生活费再还。结果,他欠的钱越来越多,达上千元。

今年5月,临近高考,同学催着小锡还钱。小锡怕自己高考前还在玩游戏被父母知道,也不敢跟父母要钱,心里越来越焦虑。一天晚上,夜深人静,网游中肆意砍杀的一幕幕在脑海里不断浮现。他觉得热血沸腾,仿佛自己就是游戏中那个威风八面、人见人怕的勇士,想要什么就能拥有什么。“我当时自信心爆满,以为只要不被发现,应该就没事。”小锡回忆。

5月18日,周六,是小锡通宵玩游戏的日子。晚7时许,小锡穿着校服开始在市区繁华的路上闲逛,寻找下手目标。他有点害怕,但一想到游戏中的勇士,他又振作精神。次日凌晨2时多,他逛到一个小区内,看到一名年轻女子一只手拿钱包,一只手在开房门。见附近没有其他人,小锡快步贴上去,厉声说:“快把东西交出来!”女孩先是一惊,后又握紧钱包。小锡用力一拽,夺过钱包,转身便跑。

女子大喊“抢劫”,刚好有名男子路过,拦住小锡去路。小锡很害怕,边跑边把包扔在地上。看到没人追上来,小锡松了一口气,竟然又去网吧继续玩游戏。但他没料到,40余分钟后,民警就带着报案的女子到网吧清查,女子当场认出穿校服的小锡。经查,小锡抢夺的包内有价值约3600元的财物,小锡因涉嫌抢劫被刑事拘留。

得知儿子被抓后,小锡的妈妈彻夜难眠,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做这种事。在派出所里,她一再向民警解释:“我儿子虽然成绩不好,但很听话,很懂礼貌的,这件事应该不是他做的。”然而,残酷的事实就摆在她眼前,她只能以泪洗面。

几多荒唐:虚拟暴力竟成真

“你就要参加高考,为什么还会沉迷游戏?”办案民警问。

小锡这样解释:他的成绩一般,很难考上大学。但他知道如果考不上,就没法跟爸妈交待。焦虑之中,他就选择玩游戏排解压力,“游戏中的砍砍杀杀,让人感觉很爽、很过瘾,也让我可以暂时忘记现实。”

小锡的解释看似荒唐,却道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很多时候,人们沉迷网络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压力,享受虚拟世界中的所谓自由。然而,习惯了网游中的肆意妄为,又容易引发现实中的各种悲剧。特别是其中的角色扮演模式,更是让玩家与游戏紧密契合。它就如同一个并行的世界,给人们提供超出现实世界的种种感受与刺激,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衢州曾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一对80多岁老夫妻被人砍死在住房内,而当地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发现,作案手段如此凶残的罪犯,竟然是两名沉迷网络游戏的少年:18岁的骆某和16岁的杨某。当民警找到他俩时,他们还在网吧内玩网络游戏。两人交代,杀人动机竟是为了搞到游戏经费、在行走江湖前“练胆子”。更令人震惊的是,交代案情时,骆某和杨某还是一副游戏神态:“我们用菜刀对准他们,然后喊了一二三,就开始用力砍下去……”

网络游戏中,道德约束微乎其微。玩家轻松地杀死其他玩家操纵的人物,没有任何实质的惩罚,同时也不会给人心理上造成什么愧疚感。尤其一些网络暴力游戏从2D升级为3D,动画效果极其逼真,游戏人物杀人或被杀时,血光四溅。这样长期的、无数次的“杀人”训练使玩家变得情感丧失,对生命麻木。血腥而直观的画面加上充满挑逗性的文字,还刺激了模仿欲,使他们由“网上搏杀”到“仿效杀人”,由网络游戏高手演变成为现实中的凶犯。

今年21岁的安徽籍男子孙某,平时酷爱上网,沉迷网络暴力游戏和暴力小说。为寻求刺激,他竟产生在生活中效仿游戏杀人作案的念头。今年7月13日上午,孙某骑摩托车到一个村子附近,发现村民王某正在水渠旁洗西瓜,便以摩托车损坏为由请求王某帮忙,然后效仿游戏中的杀人手段,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锤击打王某头部数下后逃离。王某被人发现后送医院,但经抢救无效死亡。

“我以前就想不明白,这些孩子怎么能对别人下那么狠的毒手。”有位检察官对记者说,了解网络游戏后,他才明白,那些孩子以为人被杀死后,可以像游戏人物一样,在下一局中死而复生,继续厮杀,“可生命哪能重来?”

百姓期盼:精神毒品须根治

国外曾做过这样的心理实验:让一批少年儿童看暴力影片,之后观察他们的反应。结果,孩子们基本倾向于暴力化玩耍,模仿影片中的暴力行为。

杀人游戏还是游戏杀人?这个问题,因为最近云南省曲靖市中级法院宣判的一起案件再次引发人们关注。湖南人刘某和付某,一个19岁,一个18岁,是高中同学。去年8月21日至30日,他们跨湘、粤、滇三省杀害7人,手段十分残忍,其中包括一个怀胎5个月的孕妇、一个两岁的女孩。

“他太沉迷杀人游戏了,整天在网上打打杀杀,真的杀人时,可能也以为在玩游戏吧?”一位熟悉刘某的人说。

对青少年来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成人在这里忘掉现实,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现实。经常接触暴力游戏,容易模糊青少年对好坏对错的价值判断,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相处时习惯用暴力解决冲突。长期接触暴力游戏,还容易使青少年习惯于血腥和暴力场面,进而形成一种麻木的生命观。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说,在网络游戏里面,他是山寨大王,她是公主,他是皇帝,他可以掌控一切。“为什么叫精神毒品,它跟鸦片、海洛因是一样的。”

接受采访的市民普遍认为,应像打击现实暴力犯罪一样,依法从严整治暴力游戏。不能因为暴力游戏没有直接产生危害,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熟视无睹。太多的惨痛教训,早已在警示我们,对暴力游戏的宽容,可以说就是对现实暴力的放纵,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负责任。

为此,专家建议,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络游戏的暴力性评估和分级制度,依法从严净化网络暴力游戏市场,为防控青少年暴力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不能让制作运营不良网游的商家,贩卖罪恶的种子,却只受到道德的谴责。不严惩罪恶的源头,悲剧就会不断重演。

亡羊补牢,不如提前关怀。家庭、学校也要承担起自身责任,正确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患于未然,以免悔恨莫及。

-专家观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暴力游戏与青少年暴力事件频发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对未成年人影响尤为突出。许多暴力游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发生的,游戏迷们不承认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在游戏世界里,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当青少年习惯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之后,在现实社会中遇到冲突,便会采用这种最熟悉的方式来解决。在他们看来,这和在游戏里无数次重复过的行为没太大不同,但在现实中却会酿成大祸。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暴力游戏

责任编辑:张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