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市场是关键
不仅是中科红旗,迄今为止,以“国产自主”为名的操作系统无一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跟。银河麒麟、中标Linux、中标麒麟莫不如是。
其中,银河麒麟由国防科技大学、中软公司、联想公司、浪潮集团和民族恒星公司合作研发,属于国家863计划重大攻关科研项目,但最终却被发现与美国开放源代码的FreeBSD操作系统5.3版本相似度竟90%以上,原来这仅是他们为了获得研发资金,所使用的“拿来主义”伎俩。
尽管屡战屡败,但国内打造自主操作系统的热情依然高涨。前段时间,同洲电子发布了以自主知识产权和安全为名基于开源的960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紧接着,中科院软件所和上海联彤公司联合发布了号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OS (China Operating System)系统,并宣称COS已经拥有10万应用。
但业内大都不看好这两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甚至有人质疑COS的自主性到底有多少,有一种观点认为,COS系统并不是自主研发,而只是一个安卓的高仿版本。
伴随着国产操作系统研发过程中的种种怪相,业内对于所谓的“国产自主”操作系统的怀疑态度越来越强。
微软前高管刘润曾直言道:“‘中国自主”是民族感情的春药。很多企业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纷纷号称‘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但这些企业实质上是把‘中国自主开发’的噱头当成‘春药’卖给政府,换取政策、课题、资金等扶持,而不是把‘功能体验’当成‘产品’卖给市场。换言之,热衷‘中国自主’的IT软硬件企业,它们只在意如何讨好政府来换取专项采购和财政补贴,并不在意这种‘自主’能如何投合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在这种趋势下,有的企业和开发者仰赖于‘核高基’等项目专项基金、政府采购订单,一旦失去政府哺乳就破产重组。更有的开发者为了汲取政府的科研项目拨款,陷入知识产权纠纷,甚至直接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一个操作系统要想取得成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技术,同时还需要市场的认可。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操作系统的竞争已非单纯的操作系统优劣的比拼,而是生态系统的比拼,牵涉到终端厂商、芯片厂商、开发者等各方的利益。而那庞大的专利大山如何跨越也是个问题。
结语:
当然这并非说国产自主操作系统没有希望,而是说,国内在研发操作系统时应更多一份低调与理性。正如IT评论人孙永杰所言,不应动不动就以自主知识产权和安全作为理由和保护伞,甚至以此索要国家基金支持,来掩饰我们技术与市场的差距,而应该是站在利于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的角度,以参与竞争的心态去开发我们自己的系统,惟有这样,我们的操作系统才能在体现真正价值的同时,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报道:
- 国产操作系统厂商中科红旗解散清算内幕2014-02-13
- 微软XP系统停摆倒计时:国内安全公司迎来商机2014-01-03
- 电视巨头的2014攻略:新显示技术和自主操作系统2013-12-30
- 装完Win8.1 这15个地方一定要设置2013-12-18
- Ubuntu Touch操作系统斩获首家智能手机厂商2013-12-11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