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大打车软件“龙争虎斗”,让很多年轻人充分感受着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不喜欢使用软件的人感到郁闷。两大巨头的烧钱之战,争的是客户数量,拼的是支付端,但也让不少人打车变得越来越难。
两大巨头是在下一盘大棋
@中国企业舆情:近段时间,“嘀嘀”、“快的”等打车软件烧钱补贴大战,引发人们的关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用户注册使用。其背后是腾讯、阿里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暗中较量。
@黄刚-物流与供应链:“嘀嘀”和“快的”两家公司成立一年,收入为0,对外补贴已经达19亿元。但他们的较量整死了其他40余家打车软件公司,背后的商业秘密是:4亿元促成2000万移动支付用户,成本20元/人,并不算贵,比电商行业获取新用户的成本200~300元/人要便宜得多!他们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寂静山林月:龙虎斗,我得利,好事。且看烧钱能挺多久?
@中国投资平台网:传统行业是订单金额决定企业价值;但互联网企业则是用户数量决定平台价值。
@淡定的八戒:市场一旦形成格局,还会补贴乘客?羊毛出在羊身上,贪一时的小便宜,酿成大问题的事情还少吗?
@helloworldad:虽然双方都是为了抢占移动端,但是这种恶性竞争,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消费者这种免费的午餐也不会吃太久,这背后的战争只是为争夺移动端?
@LeadlogisticsProvider:一旦停止“砸钱”,能保持10%的活跃账户就谢天谢地了!
打车补贴会损害社会公平?
@NBTV看看看:打车软件使得不少乘客的拦车方式和出租车司机的载客模式都发生了变化。招手拦不到车,让不少不用打车软件的乘客愤愤不平;足不出户就能预约打车,也让很多使用打车软件的乘客享受到了便利。打车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打车难”的现象,在进一步的对策出来之前,呼吁大家理性对待。
@金鸣_JK:打车补贴只会损害社会公平,其应该被出租车公司收购,并成为提供优质有差异化服务、兼顾广告的手段。
@酷天津光哥:今天我电话叫了部车,上车后问师傅为啥不装打车软件?他说以前也装过, 一次在医院门口看到个老人叫不到车,但已经接单不能毁约。因此他非常愧疚,随后卸载了软件,他说如果都用软件老人就叫不到车了。科技改变了生活,但似乎又缺了点什么。
@金杨小兵:近期流行打车软件,似乎很便利,但毕竟软件不过硬,衍生出很多弊端。出租车司机为了接收客源往往配备了手机放置在操作台上,同时开启。然后边看车边关注软件接收信息,有时还会手脱方向盘操控软件。小伙伴们,如果你在这种出租车上,小心脏的承受能力能有多大呢?
相关报道:
- 打车软件引发新现象:或冲击广播行业2014-02-25
- 北京规定每辆出租车只许安装一个手机叫车终端2014-02-21
- 手机支付存安全瓶颈 “五要四不要”小贴士来袭2014-02-19
- 网传打车软件赚钱攻略:打车不花钱反赚10元2014-01-27
- 阿里腾讯厮杀打车APP:开山者摇摇招车出局2014-01-23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