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通讯 > 业界 > 正文

中企赴美投资两重天:门口的万达和门外中移动(3)
2012-05-22 10:28  中国经济周刊  李小晓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美国欢迎你的四大理由

请买国债,别投资企业

“欢迎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但请不要对美国企业进行投资。”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说。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2月底,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计11789亿美元,环比增持127亿美元,仍然位居美国国债第一大海外持有国。

然而对于美国国债的安全性,专家们各怀隐忧。

浙江大学金融系副教授景乃权撰文指出,中国目前的美元储备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机构债、美国公司债和美国股票等权益资产。但是这类权益资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美元贬值以及由于中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规则上话语权和定价权缺失造成的重大损失。

“理论上,美元储备应当可以用于购买任何实物资产。但是现实中,美国政府出于政治、军事目的,对高科技产品、能源以及先进武器等重要物资的出口施加限制,使得中国美元债权的实现权受到削弱,从而使美元的债权难以完全实现。” 景乃权指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也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中国持有大量美债时,美国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通过印钞机不断转动让美元人为贬值,一方面赖掉债务,一方面让大量热钱涌入新兴市场。

然而,美国却不断说服人们:美国国债非常安全。

“美国制造”需要钱

回顾近年来的中美并购案例,在美国正努力重塑制造业的当口,中国在美国投资最顺利的是在制造业领域。2010年中国在美国达到2亿美元以上的投资项目一半以上集中在工业制造业,而且投资最大的是机械设备和电子制造业。

2010年6月,上海电气集团全资控股美国高斯国际集团,涉及金额高达15亿美元。

2011年10月,三一重工在此前投资6000万美元于乔治亚州打造研发制造基地的基础上,宣布向乔治亚州追加2500万美元的投资。

同年11月,天津钢管集团投资10亿美元的新工厂在得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市破土动工。

2012年2月,中国最大零部件供应商万向集团与美国史密斯电动车公司签订协议将建立合资子公司,并向史密斯电动车投资2500万美元,向合资子公司投资7500万美元。

曾丹烁表示,从目前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政策来看,制造业无疑是美国最希望引入资本的领域。为了能实现可持续的且有就业率提升的经济增长,美国政府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政策,因此机械制造等制造业领域肯定是今后一段时间美国政府引资的重点。目前,美国各州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似的引资优惠措施,如得克萨斯州的博尔郡政府就提出一定要有促进就业的投资。

基础设施到了更新的时候

张茉楠认为,在短期阶段,美国目前最亟须的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一方面大选当头,奥巴马为了获取连任,希望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政绩。而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对经济的促进立竿见影。另一方面,美国目前的大问题就是基础设施老化。美国的公路大多是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修建的,此后很少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再建。美国的铁路系统也十分陈旧,并没有像中国高铁这样的项目。”

“美国地方政府非常愿意招商引资,帮他们搞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中国正在帮加利福尼亚州修铁路和公路。”肖炼表示。

美国各行各业也多次发出类似的呼吁。2012年3月,安赛乐米塔尔美国公司主席Michael Rippey表示,美国公路、桥梁、铁路、航运和下水道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状况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恶化,政府须在这些方面进行投资,这有利于就业和赶上其他国家。2012年4月,美国钢铁协会主席Thomas Gibson也指出,建筑业目前是美国经济明显的薄弱环节,呼吁各州能开始规划大型的建设项目来解决美国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支撑经济的增长。

中国不具备竞争力的领域

尽管笼统,但这个领域包含了许多重要行业,例如金融和文化等。而最近的万达收购AMC案、工行收购美国东亚银行案,都属于这个范畴。

张茉楠对“中国不具备竞争力的领域”的解读为:“和美国差距太大,不可能有竞争力,对美国企业不构成威胁。”

在今年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国表示欢迎外国投资于包括金融业的各部门,并将继续承诺对于中资银行、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提供在类似情况下与其他外国金融机构同样的审慎监管标准待遇。

然而,张茉楠认为,中美之间的金融差别太大了,即使中资银行在美国扩张,也不会对美国金融系统造成影响。因此美国并不担心。

同样,拥有好莱坞和世界第一大语言的美国也从不担心自己的文化实力受到威胁。

接近万达的业内人士表示,即使万达收购了AMC院线,也不代表中国的电影可以在美国放映,因为一年的档期有限,万达也不会为了放中国片子而让自己亏钱,所以美国本身的电影放映并不会受到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万达收购AMC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文化软实力的输出,长远来讲,这有利于树立我国文化产业的形象,也有利于未来在电影制片、发行等上游产业进行收购。

尽管风风光光“联姻”不少,但许多中国企业赴美收购完成之后,却陷入尴尬的境地。

据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统计,过去20年里,中国有67%的海外收购案都不成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华黎明近期也在公开场合指出,2004年以来中国共有14家企业在海外发生巨额亏损,14个项目累计亏损达950.5亿元。过去两年半,中国对外投资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而且预计在今后5~10年间,将会有一半的投资被沉没。

四维集团董事长王埏认为,并购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它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方式,但中国企业由于经验不足,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肖炼认为,我国投资效率不高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我们海外投资多数是国企,而美国对国企抱有偏见;另一方面从自身来讲,国企的经营管理的确还有一些问题,有时候会发生一些“肥了个人穷了庙”的事,或者国企负责人换了,就没人继续跟进这件事了。

肖炼补充道:“要提高海外投资的成功率,还需要进一步熟悉对方法律法规。很多企业收购之后,在当地都会遇到各种官司,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也形成了很大障碍。”

“尽管中国企业跨国运营的效率和驾驭海外风险的能力还不高,但不可逆转的是,中国海外直接投资已起飞。”张茉楠指出。

5月17日,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书面回应《中国经济周刊》关于投资美国的提问时提出:

赴美投资要先做好调查公关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小晓 | 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美国欢迎中国哪些投资?

骆家辉:我首先要强调,美国非常欢迎中国投资。我们意识到中国和其他外国的投资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率上升和生产力提高意义重大。

据调查,在投资者信心、国家竞争力和经济环境的排行榜上,美国一直稳居前五名。中国的投资者也十分喜欢在美国投资。2011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意向调查”显示,美国是位列香港之后对外国投资第二开放的国家。

中国直接投资在美国增长很快,2005—2010年涨了7倍多,从7亿美元增长到58亿美元。这些投资广泛分布在不同的经济部门:金融服务业、石油天然气、清洁能源、工业制造、电信、医疗保健、媒体等。中国企业对美国的生产和就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他们所投资的领域尊贵的成员,同时,他们也为自身企业和股东们带来了良好的收益。

我们既欢迎兼并也欢迎收购。同时,我们尤其欢迎绿地投资——我们鼓励外国投资者来美国投资新制造业、开设办公室、参与实体型企业相关的领域建设。值得注意的是,绿地投资不会受到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在美国近年来投资状况如何?

骆家辉:中国在美国的投资正在全面增长。我们希望这种增长可以持续,我们十分欢迎中美之间的这种积极发展趋势。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及先进的基础设施。中国从美国收获很多,美国也从中国的投资中获得了新的就业,推动了本国出口,也强化了中美经济贸易双边关系。

在意识到外国投资的重要性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创造了“选择美国”项目,这是一个跨联邦层面的运作项目。它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参与联邦层面项目的无障碍环境,同时为商业投资提供相关服务,从而展示美国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商业所在地。

让我补充一点观察:在一般情况下,在美国最成功的外国投资往往是经过了长期的市场调查,制定了完善的媒体公关策略。美国的服务提供者们,包括律师、税务咨询、会计、市场调查公司、公关公司等,都对美国市场非常了解,并知道如何让外国公司在本土获得成功。我强烈建议在投资早期,赴美投资的中国企业先向美国的这些服务提供者们进行咨询。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中国移动 万达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