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通讯 > 业界 > 正文

电信业封堵门事件丛生 专家建议中外互相开放
2013-07-10 14:25  新浪科技  康钊  我要评论(0)
字号:T|T

7月10日消息,在美国和欧盟不断上演对中国电信设备商事件的同时,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组织“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发布报告认为,我国在电信业等服务行业领域也应放开市场准入,取消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限制。

国内智库称电信业应放开市场准入

有关欧美封杀门事件令业界担忧,不久前英国情报与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ISC”)敦促英国政府对华为提供的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方面的检查,尤其是用于重要国家基础设施中的网络设备。ISC称,在部署之前,英国政府应该对华为提供的“高风险”硬件和软件进行安全漏洞方面的检查,尤其对于政府部门或重要国家基础设施项目。

而更早前,欧盟又一再放风,以低价倾销和政府补贴为由,有可能对两家公司发起反倾销调查。美国更早前甚至下令对华为中兴“可能会损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建议监管机构应阻止中国电信设备商在美国的并购、建网行为。这些举措,尤其是欧盟得行为,很明显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不过,“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报告认为,我国在加入WTO 时还在一些领域保留了限制措施,例如在电信业的规定是,“外资企业必须与现有内资电信企业设立合资企业,移动、固话等基础电信业务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49%,增值电信业务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是一个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专家组成的智库,作为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学术研究组织,其于2008年成立。该论坛的报告同时建议,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电信业、邮政快递业、建筑业和法律服务彻底放开市场准入,取消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限制,实现实质性开放。

该报告人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我国当前在对外开放领域的相对滞后,对下一步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继续保持当前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的被动状态,不仅不利于我国的国际形象,不利于‘走出去’,也不利于通过扩大开放促进国内改革以完善体制机制,而且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我国在新一轮国际贸易自由化浪潮中,在标准和规则制定方面被边缘化,最终无法维护好战略机遇期,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败下阵来。”

以开放的心态走出去

该报告同时认为,“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现代化和网络普及,跨国公司业务的扩展,全球化的进程正在迅猛加快,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都应制定正确政策,在保护本国利益的同时,积极参与其中。要以开放的心态把握全球的资源,把握全球的需求,把握全球的人才,才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互利双赢。”

业内分析,日前公布的虚拟运营商改革实际上就限制了对外资企业的开放。根据工信部正式下发的通知,民营企业可按照《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规定,申请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规定,本试点中的民营公司是指,申请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其民间资本占公司资本比例不低于50%,且单一最大股东是民间资本的公司(不含外商及台港澳商投资。境内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其外资股权比例应低于10%且单一最大股东为中方投资者)。这样的话,不仅外资企业,习惯披着外资企业身份经营的一些互联网企业也被排斥在外。

该论坛的报告也同时提醒,开放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风险,可以设计相应的投资审查制度,在加强监管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的同时,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电信业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