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计算机和好莱坞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革命——节约大量时间和金钱同时,制作出更好的特效电影。
只是,对英特尔和AMD来说,这是一场没有片刻停息的“好莱坞争夺战”。 此前,在脍炙人口的好莱坞电影《侏罗纪公园》制作中立下汗马功劳的SGI于2006年宣布破产,这场好莱坞芯片争夺战也就延续了PC市场的斗争——击败对手,夺得更多为好莱坞提供芯片的机会。另一个例子是,在Jack Cheng等人来到上海之前,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首席工程师Ram Ramanujam,以美国梦工厂技术支持团队负责人身份来到了北京,表示英特尔的Larabee架构处理器和Stereo 3D技术将全面致力于构造梦工厂式的全新观影体验。同时,Boswell也是马不停蹄在洛杉矶与硅谷之间往返。
在这场好莱坞争夺战中,落后一步就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流失。目前来看,英特尔仍占居着好莱坞的主要市场份额。它主要为梦工厂、华纳兄弟、迪斯尼、彼瑟动画、索尼特效部门提供芯片。AMD则为卢卡斯、索尼等电影公司提供芯片。在Boswell的努力下,Industrial Light &Magic公司放弃英特尔转投AMD,AMD的64位皓龙芯片在卢卡斯的《星战前传Ⅲ:西斯的复仇》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但如今看来,AMD想要追上英特尔并不容易。2008年7月,曾出品过《怪物史莱克》、《蜜蜂总动员》以及《功夫熊猫》等影片的梦工厂宣布与英特尔合作——未来5年内,英特尔将向梦工厂动画片绘制者提供最新的高能处理技术,包括有多个处理核的未来芯片。双方首个“联姻品”,是今年3月上映的《怪兽大战外星人》,这是梦工厂第一部3D立体电影。
对英特尔来说的好消息,却是AMD的坏消息。要知道,在2005年4月和2008年7之间,AMD还是梦工厂的伙伴,AMD还于2007年在乔治.卢卡斯位于旧金山的Lucasfilm园区推出了巴塞罗那,此举的弦外之音是:巴塞罗那会在好莱坞电影界里面扮演重要角色。只是,由于巴塞罗那高速缓存问题和核心的限制,巴塞罗那的上市被迫延期了8个月之久,也让梦工厂对AMD的超高期待逐渐丧失,从而抛弃了AMD。
如今看来,AMD为之付出的代价远比人们想象中巨大。梦工厂制作总裁John Batter在邮件中对记者表示,Nehalem与Larrabee正是该公司转换英特尔的主因。Nehalem已在2008年第四季度上市,而Larrabee则会在2009至2010年之间上市。“我们看过英特尔的产品发展蓝图后,认为这跟我们的需求比较符合,而我们和英特尔在《怪物大战外星人》的合作已经表明,我们的选择无疑是最正确的。”John Batter说。
“好的科技制作技术对能够让我们的电影讲出更精彩的故事,通过科技龙头英特尔的技术支持,我们将为3D观影者创造一种新型的、创新性的观影感受。”
Batter表示,英特尔拥有最佳技术,“你需要很多的马力,在英特尔接下来的世代中,核心数量将足以协助我们满足高峰的需求。”
从AMD手中抢走了生意,这对英特尔来说是一种胜利。更重要的是,从长期角度看,英特尔未来很可能在好莱坞获利颇丰。英特尔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凌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英特尔除了将通过自己的处理器从多核到众核包括未来Larabee的架构推动好莱坞电影行业的发展,还将协助梦工厂等电影公司重新设计动画工具。
相关报道:
- 微软SmartGlass与苹果AirPlay:第二屏崛起2013-08-19
- 新Kinect的处理器完全由微软自主研发2013-08-17
- Windows 8.1将整合即时通讯工具Skype2013-08-16
- 微软高管炮轰谷歌:违背开放理念2013-08-16
- 谷歌封杀微软WP版YouTube应用2013-08-16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