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SGI等专业工作站开始逐渐退出好莱坞制作公司的历史舞台时,谁将成为其替代品是一个很令人感兴趣的话题。是Mac还是Windows?
好莱坞给了我们一个惊人的答案:最终占据了好莱坞制作公司主要领地的不是微软Windows,而是Linux,一个以前和电影没什么关系,以开源而叱咤IT风云的操作系统。
Linux首次打破好莱坞这块坚冰是在1997年,此前,梦工厂还依赖于SGI技术和其它应用几百万专利编码的客户工具,以及管道分析程序制作电影。当时,D2(Digital Domain)使用了Linux来对影片《泰坦尼克》进行特效处理。在制作泰坦尼克之前,D2发现Linux可以和SGI的渲染平台一起工作,微软windows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可以从SGI的Unix进行平滑的过渡,正是众多工作室接受Linux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过,与Linux在服务器和渲染平台上的成功相比,它进占各工作室的桌面之路则要曲折得多,其中主要的障碍就是驱动程序的问题。毕竟,在Windows平台下,nvidia和一些其它的PC游戏厂商已经把图像处理的性能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微软的Windows看上去似乎更应该顺理成章地进驻好莱坞市场。
然而,在此后一段时期里,众多好莱坞工作室发现,要实现向Windows平台的迁移,远比想像中要难得多。比如重写数百万行运行于Unix之下的软件代码就是一件似乎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就在同时期,其它的很多PC图形卡制造商也开始陆续提供高性能的Linux驱动程序。
“由于那时我们在电影制作上采用的是Irix技术,所以他们把这些编码向Linux系统上转移要比向Windows系统上转移要容易的多,虽然在IT和商业自动化部件上还是采用Windows系统。” 11月中旬,Ed Galvan在上海向记者回忆起了20多年前的往事。“与此同时,惠普也正向Linux方面发展,而且制订了一整套发展计划,所以梦工厂等好莱坞电影公司在作了一系列评估工作之后就决定把编码转移到Linux。”
2001年,惠普与梦工厂展开合作,帮助梦工厂把Linux应用到电影制作上。梦工厂随后在《怪物史莱克》中开始采用Linux技术。当时是通过惠普的低端服务器利用Linux,来实现对动画骨骼图像的细化和着色,使之更加丰满逼真。
从此,Linux在电影工作室的应用就一发不可收拾,而windows却离好莱坞越来越远。“现在绝大部分知名的电影工作室都在依靠Linux来完成主要动画和特效制作工作,越来越多的小型电影工作室也开始转而使用Linux。”Ed Galvan说,Linux在好莱坞全面战胜windows,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Linux系统是免费的,这点即便对财大气粗的好莱坞来说也很重要,另一方面Linux可以在各种低成本的电脑、工作站,以及资料服务器上运作。
目前,Linux在好莱坞操作系统中排名第一,遥遥领先于微软windows。迪士尼、皮克斯、梦工厂、索尼、工业光魔,及其它工作室都使用Linux去制造重量级的大片。其中,梦工厂是Linux的主要鼓吹者,除了配备大量基于Linux的服务器外,还采用了三条途径通往Linux:移植、新开发以及鼓励第三方商家移植流行的商业软件。
到现在为止,使用Linux制作的好莱坞大片已经超过100多部,其中包括《我是传奇》、《指环王》、《星球大战》、《哈利波特》、《史莱克》、《泰坦尼克》、《黄金罗盘》等耳熟能详的经典大片。比如,在《星球大战2》中,Linux工作站造就了鲜活逼真的Yoda。《指环王2》中,拍摄兽人对要塞猛烈进攻的场面时,并没有使用成千上万的真演员,而是使用Linux创建的数字演员。在《兵临城下》中,制作方需要制作一种叫斯图卡的早年的飞机,但这种飞机现在根本找不到任何零件,于是由特技制作人员用Linux下的Maya将飞机制作出来。
一直以来,Linux都被定位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竞争对手。或许,从全球PC市场来看,Linux还无法影响到微软的独霸地位。但在好莱坞,微软这个软件帝国却是真正的输了。
相关报道:
- 微软SmartGlass与苹果AirPlay:第二屏崛起2013-08-19
- 新Kinect的处理器完全由微软自主研发2013-08-17
- Windows 8.1将整合即时通讯工具Skype2013-08-16
- 微软高管炮轰谷歌:违背开放理念2013-08-16
- 谷歌封杀微软WP版YouTube应用2013-08-16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