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精神”并不能免费医百病
在乐视网的“三大颠覆”中还包括了对营销模式的颠覆,乐视高层在发布会和专访中反复提到乐视网一家具有“互联网精神”的公司,乐视网COO刘弘表示:“我们的团队有很多硬件厂商来的优秀的管理者,我们要用互联网的精神,互联网的思维去打造硬件产品,做硬件门槛不是很高,关键是如何用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的精神来做硬件产品。”并表示“乐视TV超级电视采用的营销方式与小米手机相同,摒弃传统大卖场销售,采用‘社会化营销+视频营销’的方式进行。
“互联网精神”即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从几位乐视网高层对“互联网精神”表述的中能够看出,这包括了用互联网精神进行电视硬件研发和用互联网精神进行产品营销两个方面。首先在电视研发方面,乐视TV总经理梁军提出要改变传统电视企业数百人研发,千万人使用的格局,乐视TV将采用”千万人研发,千万人使用,千万人创造“的方式。这主要体现在乐视电视的应用端开发方面,这也是乐视与创新工场合作的主要切入点,确实充分体现了开放精神和协作精神,同时也能够反向支持对于“颠覆的盈利模式”中关于开发者分成的想法,是非常健康的开放模式,但是它依旧遭遇冰冷的现实——“竞争对手的免费攻势”,其可执行性已经做过分析,不再赘述。
另外在营销方式方面,乐视将采用“互联网精神”进行产品营销,而且表示抛弃传统家电企业通过电视广告,媒体广告,大卖场推广、路演等方式进行宣传,将向小米学习,利用社会化营销和视频营销的方式进行推广,用较低的推广成本达到非凡的宣传效果。

“狂热”的小米
作为乐视的学习对象,小米确实创造了一些奇迹,本周发布的小米2手机创造了2分51秒内5万台全部被抢订的市场奇迹,雷军也被奉为利用社会化营销的高手,成为众多老板的榜样,他的宣传方式也被认为“免费的午餐”。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追究小米屡屡创造出的奇迹到底有没有泡沫?他的午餐是否真正免费?他的手机是否质量过得去?只需清醒的认识小米所处的是手机行业,而乐视要进入的是电视行业。
从windows mobile系统到塞班系统,再到Android系统、ios系统,智能手机发烧友数以千万计,发烧友会追最新的手机,讨论最好的系统,研发最新的应用,而且手机已经成为一种“电子饰品”、“圈子logo”,被赋予了时尚内涵,所以会有许多人去为各种“新手机”买点,成为“手机控”,甚至有了“手机依赖症”。但是对于电视行业而言,会有人为了一款新智能电视而马上放弃家中刚买三个月的平板电视吗?会有人去追电视,去做“电视控”吗?
即使购买了最新款电视也不会被打上任何时尚标签,不会成为炫耀的资本,不会被认为是多金人士。智能手机的消费人群多为喜好新奇的年轻人群,而电视的消费者多为家庭用户,二者的消费观念完全不同,所以想要采用小米智能手机的方式推广智能电视,成功几率可想而知。
相关报道:
- 张艺谋加盟前后:乐视影业估值飙升近8亿2013-08-14
- 乐视、阿里角逐智能电视操作系统2013-07-31
- 乐视制造《女人帮•妞儿》第二季 斥资千万打造精品网剧2013-07-24
- 乐视回应超级电视“被爆炸“ 疑竞争对手蓄意攻击2013-07-12
- 乐视“客厅大爆炸”背后:售后承诺未兑现2013-07-12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