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互联网巨头称霸时代 创业公司如何虎口夺食?
2013-03-13 16:45  牛华网  刘娜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牛华网记者刘娜 3月12日 报道

李彦宏曾经说过,“创业要避开大公司竞争:一个创业型的公司做一件事一下被大鳄发现了,如果说大鳄也很看好这个事,那你就死定了,创业公司没有他们那么多的资源,没有那么多积累,技术的积淀。”的确如此,现实中如果一家创业公司胆敢和互联网巨头硬碰硬,结果不是被边缘化,就一定是被挤垮(比如说被腾讯“山寨”的那些小公司)。

那么,在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几大巨头林立的今天,创业网站如何平稳成长谋求未来呢?李彦宏又说了,“若想在巨头眼下成长,要做巨头看不上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想在互联网巨头眼皮底下成长,要做巨头没有注意到的行业或者这家创业公司做的事情被巨头认为没有价值。

实际上,中国几大互联网巨头几乎包揽了互联网的方方面面,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实属不易。但是,依旧有这样几家公司,它们在互联网巨头的眼皮底下得以生存,并稳步成长。记者罗列陌陌、欢聚和金山科技三家公司,研究一下这三家公司是如何避开与“巨头”的正面交锋获得生存的。

陌陌:基于LBS的差异化竞争

移动App陌陌,做为一家没有基础推广平台的小公司,在与巨头对抗中它默默无闻的取得了2000万的用户量,此举实属不易。用户量的快速增长,使陌陌一跃成为资本界的宠儿,而陌陌最值得借鉴的成功之道,还是在于如何“在巨头的眼皮下成长”。

2011年,陌陌科技CEO唐岩从网易总编辑的位置上离职创业。“我当时已经决定做基于LBS的社交应用。因为这类产品在国外没有成功的原型,大家无处去抄。”唐岩说。2011年8月,陌陌正式上线,8月1日,上线一年的陌陌用户突破1000万,从0到1000万,陌陌用了一年,从1000万到2000万,陌陌用了半年时间。

拿微信和陌陌来说,同是即时通讯,冒出来的类似的产品数不胜数,但当微信逐渐壮大起来之后,其余的产品慢慢的没了踪迹,仿佛不曾出现过,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如何实现和微信的差异化竞争此时此刻对陌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小团队无法避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困境。

而陌陌的存活之道,大致在于与互联网巨头腾讯旗下产品微信的的差异化竞争。微信定位熟人之间的社交和即时通讯,而陌陌定位陌生人之间的交友工具,两者间的差异在于此,陌陌巧妙的和微信错开了核心用户群。

“微信定位的是一个社交通讯软件,与陌陌起步的定位一样,微信是熟人与熟人之间的一个社交而。陌陌很容易从陌生人进行社交,以前甚至大家都传言陌陌是一个“约炮神器”,这是他们本质的区别。” 九方网CEO陈光锋表示。

与陈光锋的观点类似,在大部分人看来,微信更注重朋友之间的沟通,而陌陌是解决寻找陌生人交友的需求,所以微信的优势是沟通方便,陌陌的优势是搭讪方便。

与微信等产品不同的是,微信提供的查找附近的人只给了一个大概的范围,而陌陌给的数据精确到米,提供了位置的精准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感,更有助于陌生人社交这一主题。距离并不只是隔着网络的定位,而是可衡量精确到米的数字,这更便于陌生人之间的定位交友。

陌陌COO王力认为,“陌陌的核心是LBS,陌陌版本和功能的更迭都是围绕着LBS这个核心来做,陌陌1.0做了附近的人,2.0做了附近的群,3.0则是附近的信息,先有人,然后是人的聚合,接下来是人所发出来的信息的聚合,产品的节奏是从用户的需求来出发的。”

与微信类似的即时通讯App很多,像是米聊、PingChat、kik等等即时通讯工具,但最终大多销声匿迹或被边缘化。陌陌几乎是移动浪潮下基于LBS的即时通讯里唯一和微信比肩作战之后能够存活下来的App,并且获得了二轮融资和资本界的关注,其存活之道值得借鉴和学习。

即便如此,陌陌公司也并非完全高枕无忧。在2013年,“如何使陌陌持续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用户的问题,成为一款有生命力的产品,而非昙花一现的APP值得认真考虑。”王力如是说。

YY:低调而迅速成长

有一家公司在互联网巨头的阴影下,如倔强的野草生生铺出一片广阔草原。在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哀鸿遍野的时刻,CEO李学凌带领这家公司如一棵白杨树成功上市、逆风挺立。这家公司当之无愧是在巨头林立的环境下成长的典范——欢聚时代公司。

互联网圈儿曾流传一个玩笑:对于一些创业项目,要么灭亡,要么被腾讯,但YY的成功打破了这个神话。

李学凌的方法就是,在腾讯看到市场之前先牢牢占据市场。

YY与腾讯的QQTalk曾同台竞技,当后者暂停了QQTalk业务一段时间后后,李学凌依然坚持,当腾讯重新回归时,李学凌的YY已经牢牢占据市场,注册用户数亿,覆盖70%以上游戏用户。

图片来自网络

分析YY的招股说明书,很容易看到其收入结构与腾讯极为相似:YY在2012年上半年的营收46%来自在线游戏,29%来自YY音乐,15%来自在线广告,10%为其他收入;腾讯同期营收则为54%来自在线游戏,30%来自社区及电信增值业务,7%为在线广告,9%为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其他收入。

IT评论人士洪波曾说,“欢聚时代就是瞄准‘创建又一个腾讯’去的”。欢聚时代虽未像洪波老师说的那样,但也是少有的和巨头竞争能够旗开得胜的小公司。

YY之所以能够胜利,让背靠良好的资源的腾讯QQTalk最终败下阵脚,其秘诀就是在巨头在没注意这块“肥肉”的时候,悄悄成长,当巨头注意到这块“肥肉”的时候,YY语音已经有一定的用户积累和市场占有了,腾讯想颠覆之为时已晚。

欢聚时代虽未创建又一个腾讯,但却是能够在腾讯眼皮下成长的为数不多的公司之一,其生存之道值得借鉴学习。

金山:和“巨头”做朋友

作为中小型公司,如果不能够像欢聚时代那样和巨头正面交锋,进而大获全胜赚的满盆彩,那就愉快的和巨头合作吧!这样的公司,不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全自我,并且还能够换取巨头的资源上和资金上的帮助——金山软件公司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

金山网络和中国互联网几大巨头保持着微妙的关系。由于雷军是金山软件公司的创始人,金山公司和小米科技保持着长期的友谊关系。不仅如此,金山网络还活着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的注资——他们分别是腾讯和百度。

巨头的支持对金山网络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傅盛很好的利用和巨头的合作关系,联合打击自己行业内最强劲的对手360。云凌峰曾经这样评论金山,“没3Q大战,金山两年前可能已经崩盘。

金山之所以得到巨头的支持,要从它的敌人说起。金山网络在安全领域一直有一个地位稳固且手段彪悍的领先者——360安全软件,金山几乎不可能撼动他,只能一直屈居第二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事情总有峰回路转的时候,在360拉动“3Q大战”和“3B大战”之后,已经被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腾讯和百度视为头号劲敌。在这个时候,敌人的敌人就成为朋友。

3Q大战后腾讯战略投资金山网络,3B大战后百度战略投资金山网络,扶持敌人的敌人,让其“后院起火”之举。而百度和腾讯此举,最大的受益人毫无疑问是金山网络。

金山做为一家中型公司,百度和腾讯与360的恩怨金山受益最多,金山网络不但得到百度和腾讯的注资,并且联合打击了行业内的强劲对手360。金山网络的获利之大,以至于让金山网络的CEO傅盛还在期待下一场360大战以图渔翁之利,他曾说,“周总个性我非常了解,继‘3Q’、‘3B’大战之后,未来还将会爆发一场‘阿3’大战。”

总结: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巨头的时代,互联网几大巨头包揽了大多数的“蛋糕”,移动互联时代浪潮到来之际,如果想在巨头的眼皮底下成长壮大,就须有一定的生存技巧,或者像陌陌科技那样正面交锋,夹缝中求生存;或者像YY那样,在巨头看到市场之前快速成长,等巨头发现已经为时已晚;还有一种最利好的方式,就是像金山那样,得到巨头的扶持,坐享渔翁之乐。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互联网 创业公司

责任编辑:吴才刚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