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业界 > 正文

从硬到软:谷歌I/O大会传递出什么?
2013-05-15 19:59  牛华网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导语:

时至今日,谷歌I/O大会已走过了五个年头。作为一场行业盛会,它每每总能激发起世界各地科技爱好者的无限激情。

与往年如出一辙的是,虽未有任何来自官方的的声明,但关于谷歌将推出何种产品或者是服务的猜测已是铺天盖地。升级版的安卓、新版Nexus 7平板电脑、摩托罗拉移动手机“X-Phone”、谷歌眼镜、新版Now、新版地图、Chrome……几乎一切能想到的,都被业内猜了个遍。

与往年不同的是,根据谷歌安卓Chrome业务负责人桑达·皮查伊(Sundar Pichai)的说法,今年大会的关注重点不再是硬件设备方面,而是将主要发布一些针对开发者以及系统更新方面的特色工具。

从硬到软,谷歌I/O大会传递出什么?

“愿景”压身的Chrome OS 

陈方

从种种迹象来看,Chrome无疑会是本次大会的重点内容之一。

Chrome OS已存在多年,它承载着谷歌对于未来的“愿景”。但多年的发展下来,始终是不温不火。 

在PC市场不断下滑的大趋势下,PC厂商惠普、三星、联想、宏碁等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纷纷推出搭载着这一系统的笔记本电脑。这意味着Chrome平台已获得了上下游产业链的支持,但就实际效果来说,却是寥寥。

今年2月份,谷歌推出自主设计和生产的定位于高端市场的笔记本Chromebook Pixel。它的面世被看作谷歌开始真正发力Chrome平台。

据悉,Chromebook Pixel与之前PC厂商推出的产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加入了对触控功能的支持。这样的一款产品与售价同样高昂的超极本一样,面临着难以打开市场的尴尬局面。

尽管,搭载着Chrome OS的笔记本产品并不走俏,但谷歌对这一平台的投入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有加强之意。

今年3月份,谷歌安卓业务主管安迪·鲁宾(Andy Rubin)卸任,接替他职务的正是Chrome业务主管桑达·皮查伊。有分析认为,这一变动预示着Chrome OS即将迎来新的变革,很可能会与安卓融合在一起。但皮查伊后来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表示,目前讨论此事为时过早。

有细心的媒体查阅本次大会议程发现,备受关注的谷歌眼镜仅仅在大会第二天有4个会议环节,火爆的安卓有35个会议论坛,而不温不火的Chrome则有多达48场会议讨论。有分析认为,这样的安排预示着谷歌今年可能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Chrome生态系统的建设之上。而在此大会上,谷歌希望Chrome平台能引起开发者的注意。

皮查伊与媒体的对话内容似乎也印证了上述观点。据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皮查伊表示,今年大会的关注重点不再是硬件设备方面,而是将主要发布一些针对开发者以及系统更新方面的特色工具。

对于外界普遍认为谷歌会整合安卓与Chrome两个平台一说,皮查伊指出,我们本次大会的重点将是展示谷歌能够在这两个平台上为开发者做些什么,来让他们更好地开发自己的产品。我们会告诉开发者,谷歌将在这两个平台上都提供非常出色的服务。

很长时间以来,Chrome OS都承载着谷歌的这样一个愿景:有一天,浏览器会超越操作系统的地位,变得至关重要,基于HTML5与云计算的Web APP将大行其道。届时,用户想要获取软件应用时,不再需要繁琐地下载与安装。所有的软件都会在浏览器中运行,用户可以即搜即用。

但愿景终归只是愿景,最终谷歌不得不面对如何实现、能不能实现以及何时能够实现的严峻现实。根据目前的情势,Chrome OS的愿景要想真正得以实现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冒然地整合Chrome与安卓,将其强行推到用户面前,必然是不明智的。正如业内分析人士孙永杰在其撰写的博文中所指出的,整合目前已成为业内流行的热词,并在某些产业和市场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企业都有其自己的优势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发展战略及市场策略,不合时宜的盲目跟风,往往得不偿失,甚至适得其反。从这个意义上看,新近上任的谷歌安卓与Chrome业务主管桑达尔·皮查伊的判断是明智的,即安卓与Chrome共存(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而要想愿景最终能得以实现,吸引开发者的注意对Chrome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开发者对安卓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Chrome。根据种种迹象,谷歌显然想借本次大会能引导更多的开发者给予Chrome平台适当的关注。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谷歌I/O 皮查伊

责任编辑:褚福普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