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了谁的奶酪?
高骥远
由于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传统业务,资费的松绑已经无法改变语音业务的日薄西山。而在这其中,资费逐渐下降是大势所趋,对于运营商来说,数据业务才是竞争的重点。因此,提供融合的解决方案,并配以有吸引力的资费,引导用户更多地使用数据业务,是运营商顺应市场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显然,对于不同的业务领域,运营商的出路在于移动、宽带和数据业务的融合,充分发掘传统业务的最大价值,提升运营商的整体实力。
最大的变数在于虚拟运营商。虚拟运营商业务资费也将在取消审批之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无疑是虚拟运营商的入局能够带来什么程度的业务资费下调。业内人士表示,在首批11家虚拟运营商中,有京东、阿里这样的互联网企业,而互联网企业往往喜欢扮演价格杀手的角色,未来不排除这些互联网出身的虚拟运营商采取“跳楼价”甚至“零价格”来争夺用户。
此前,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强势决定了语音资费难有大幅下调。而虚拟运营商不同,“互联网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将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业务办理更加灵活,更能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组合新的服务形态,最终体现在更低的语音资费价格和创新服务上。
短期来看,在多个领域将会有“过激”的竞争行为出现。比如,转售业务以“小而美”为特色,其最大的市场卖点在于为一个细分群体用户提供更加接地气、更具用户体验的业务,而这势必与三大运营商的业务形成冲突;再如,虚拟运营商获批后,最直接的一个体现就是人士震荡,越来越多传统运营商高管被“挖墙脚”,这些虚拟运营商成为很多传统运营商人才特别是高管的新落脚地。
但长期来看,无论是资费管理方式变更或者虚拟运营商的入局,都会促进新商业模式的形成。一方面,无论是向流量业务转型的运营商,还是另辟蹊径的OTT互联网厂商,二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虚拟运营商的入场则有助于充当两者之间的媒介,互借优势,形成更好的竞争局面,在这过程中,资费下降则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业内人士认为,虚拟运营商的进入,可帮助运营商深入流量经营的死角,在细分用户市场、企业用户市场帮助基础运营商深耕流量。
所以,用短期的牺牲利益来评判运营商的得失并不合理。在4G的竞争过程中,运营商既要聚焦在存量用户的低质量争夺中,又要防止OTT厂商等潜在竞争对手的入侵,还要在虚拟运营商是合作还是竞争中做出评判,未来不确定的因素会更多,短期的阵痛已经不可避免。
结语:
资费的走低意味着追逐利润的难度主打,而数据业务以及服务水平的价值将会被放大,如何制定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的价格,以及将传统业务和新型业务进行融合,使“老业务焕发新活力”,考验着运营商的智慧。
相关报道:
- 电信资费标准审批被取消 推动运营商市场化降价2014-02-17
- 小宽带商曝打百兆招牌 玩光纤到楼文字游戏2014-02-14
- 全球电信市场:人口红利消失运营商拓市难2014-02-14
- 春节短信缩水百亿条 流量免费牌能打多久?2014-02-12
- 我国手机支付发展缓慢 迄今仅366万用户使用2014-02-08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