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通讯 > 评论 > 正文

微信被收费:一场寡头博弈下的利益迷局(3)
2013-04-02 18:35  牛华网  高骥远  我要评论(1)
字号:T|T

“收费”成运营商自保利器?

刘楠

微信收费的新闻一经传出就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更有人认为运营商的这种行为是“挟持民企搜刮民膏”的行为。

著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在微博中表示,微信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引领全球互联网的第一次好不容易撞上的机会。过早收费只会扼杀这个伟大的社交化工具。把这个第一次机会变成最后一次机会,行行好,让微信一马,微信不光是腾讯的,更是中国的。

微信、QQ、微博等移动互联网社交产品都拥有庞大的用户量,而为什么单单微信如此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然而微信的拥有者腾讯从没有收费的想法,为什么毫不相干的工信部、运营商却如此“上心”呢?

答案只有一个,微信的模式和增长速度已经成功攀爬到运营商从没有人能够触及的利益高山。据艾瑞数据统计,作为2012年移动应用领域的最大亮点,截止到2013年1月微信等饿用户量已经突破3亿,而2013年全国移动网民数量才4.2亿,也就是说,每四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不用微信。

同时,微信以其实时对讲的功能颠覆了人们坚持多年的打电话发短信的习惯,就像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所理解的,“信令占用是借口威胁收入才是主因”。

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收费”就能成为运营商压制微信成长的利器?或者是避免运营商遭受更大损伤的保护伞么?

牛华网分析认为, 目前就多方热议的结果看来,微信收费一方面会直接导致“鱼死网破”,庞大的用户群体是依靠强大的功能体系和免费的服务积攒下来的,收费后将直接导致用户量的下降。

另一方面,即使微信收费后没有影响用户量,也会让用户产生抵触心理,由于微信是通过在线实现实时对讲功能,运营商已经从中收取了流量的费用,而在此起草收费标准将形成二次收费,而收取到的费用最终还是到了运营商的口袋。

对于收费事件,用户的反应是最为激烈的,而这次闹剧也让其他类似的社交工具有空子可钻,类似陌陌等长期受微信压制的产品或将成为用户的逃避收费的微信替代品。然而,就目前移动社交应用可观的发展前景来看,李开复认为,开此先例,以后每款成功产品可能都要面临被抽成的危险。然而事实也表明这种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微信有收费的可能,但不会大幅收费,工信部会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他还称运营商不能垄断市场,需要靠竞争机制确立收费标准。对于用户来说,现在或许能做的只能是等了。

而腾讯也多次向外界表示基础服务不向用户收费的准则,“腾讯公司肯定不会就微信的基础服务向用户收取费用。”“我们也不急于追求盈利,目前我们最关心的还是用户的社交体验和产品自身的通信体验。

牛华网猜测,就目前双方的表态看来,最有可能的收费或是由运营商直接向腾讯收取,用户或将持续免费使用。

结语:

每年数以万亿的净利润仍填不满运营商的欲望沟壑,更将贪婪的手腕伸向成功的移动应用中来,牛华网分析认为相关部门的多加干预,过分的以利益驱导,只能扼杀掉国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此次三大运营商借工信部之权向腾讯施压,也暴露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在发展眼光上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纠葛。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微信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