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娱乐 > 电影 > 电影要闻 > 正文

《朝内81号》述民俗异事 造民国版聊斋
2014-03-11 11:35  新浪娱乐    我要评论()
字号:T|T

《朝内81号》将“京城第一鬼宅”搬上银幕

《朝内81号》将“京城第一鬼宅”搬上银幕

《朝内81号》将民俗中的还魂、冥婚等大量元素搬上银幕

《朝内81号》将民俗中的还魂、冥婚等大量元素搬上银幕

《盗墓笔记》取材盗墓、鬼城等民俗异事

《盗墓笔记》取材盗墓、鬼城等民俗异事

《朝内81号》首次揭秘了这一百年老宅的前世与今生

《朝内81号》首次揭秘了这一百年老宅的前世与今生

《鬼吹灯》包括湘西赶尸、巫山棺木等诸多少数民族题材

《鬼吹灯》包括湘西赶尸、巫山棺木等诸多少数民族题材

当下无论电影、电视上,美剧、韩流都成为观众眼中的香饽饽,不少国产惊悚片在宣传上更是以“日式”、“韩式”、“美式”惊悚风为宣传噱头。而相比之下,将于今年上映的几部惊悚大片《盗墓笔记》、《鬼吹灯》、《朝内81号》等日前纷纷曝出片中的冥婚、赶尸、盗墓等本土元素。除了根据网络知名小说、鬼宅等蓝本改编外,这几部影片纷纷取材民间民俗、诡异传说。而作为最早与观众见面的3D惊悚巨制,在创作剧本时,《朝内81号》同样坚持取材“接地气”原则,大量汲取民间元素。编剧文隽更坦言,创作过程中效仿蒲松龄走访各地,将东方奇异色彩融入到影片中,打造一部民国版的“聊斋”。

纷纷取材民俗异事 《朝内 81号》仿蒲松龄创作“接地气”

据了解,近年来比较火的几部惊悚影片,纷纷取材民间民俗中的题材,如《画皮1》借鉴的便是“狐妖变人”的故事,多个版本的《倩女幽魂》则取材“书生与女鬼”的异事。目前正在拍摄的《鬼吹灯》则将“怒晴湘西”、“巫峡棺山”等民间传说元素通过3D技术展现。而同样以3D形式上映的惊悚影片《朝内81号》也同样取材民间传说,其中的“幽冥魂”、“蜕老尸”、“蝶魂变”、“骨媚蛊”等元素更颇有“聊斋”式的奇异色彩。

编剧文隽表示,《朝内81号》在取材上与之前小成本惊悚片经常用的吃药、做梦、神经病等俗套完全不同,坚持接地气的原则。文隽坦言,“好的故事应该从民间汲取养分。被封为经典的《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先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收集大量的民间志怪故事。在准备剧本前,片方花了近三年时间走访取材,收集到3000多页的素材,让影片剧本丰富精彩。”

揭秘百年孤魂孽怨 《朝内81号》打造民国版“聊斋”

除了创作上学习蒲松龄先生取材“接地气”外,在影片剧情上,《朝内81号》同样具有聊斋式的奇异色彩。导演叶伟民透露,“在朝内81号里,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都会出现两种身份,一个前世的自己,一个今生的自己,前世与今生在这里交织融合,今生看到前世所发生的一切,前世的宿命在今生继续上演,非常的奇特”。

不仅如此,叶导还透露,“朝内81号也有它自身的前世和今生,民国时期这座房子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它成为“北京四大鬼宅”之首?影片将通过民国时期朝内81号内真实发生过的异事来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孤魂孽怨。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朝内81号 聊斋

责任编辑:刘楠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